第六十六章
又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万剑崖霞光万丈,云波诡谲。上官阳随着大师兄练完剑后,踩着熟悉的青石路,听着各种仙禽的鸣叫声,疾步来到了师父的小院前。
此刻,柳文絮正坐在院中凉亭的石凳上,静等自己的小弟子,圆形的石桌上,放着一把紫光盎然,古朴精致的竹剑。柳文絮看着眼前的竹剑,想起了三天前的晚上,当自己拿起那根小弟子放在院中的紫竹时,震撼的一幕。
看似普普通通,年份不久的紫竹,但当柳文絮拿在手中时,感受到了紫竹破境重生后的勃勃生机,浑厚内敛的灵性,这是一根突破紫竹的生长禁锢,年份在万年以上的紫竹。就连波澜不惊的柳文絮,那晚也惊叹着自己小弟子的福缘深厚。
一连两天,柳文絮都待在密室之中,用自己深厚的灵力,拿着特制的砍竹刀,精雕细琢,慢慢将那根万年紫竹打磨成了一柄精致的竹剑,这也是柳文絮记忆中,整个青云宗有史以来,品阶跟灵性最好的一柄紫竹剑,成剑的那一刻起,此紫竹剑便自身孕育出了剑灵,灵光四溢。
听到院子外小弟子的脚步声后,柳文絮回过神来,正襟危坐。当敲门声响起,柳文絮淡然道:“进。”
上官阳听到师父的声音,推开院门,走进小院后,看见了坐在凉亭中的师父。今天的师父同样也身着青云宗的青色道袍,发髻上简单别着一支白玉簪,未戴小冠,胸前长长的青白长须在晨风中轻摆,飘逸之中自带仙气。
上官阳缓缓走到师父的身边,恭身而立,此刻上官阳注意到了石桌上的竹剑。只见柳文絮拿起石桌的上的竹剑,放到上官阳眼前,徐徐道:“此竹剑乃阳儿之前所伐紫竹而制,好生收好,以后,在宗门可佩带此剑练剑。”
上官阳恭敬地收下了师父为自己而制的紫竹剑,握住竹剑后,上官阳认真打量起了眼前的竹剑,剑长三尺三寸,剑身古朴精致,流光溢彩。突然上官阳感受到了竹剑的剑灵,生机勃勃,傲然伟岸。上官阳用自己的剑道意志,与紫竹剑灵做着神念沟通,一番神意交流后,上官阳一滴精血落在剑身上,随后紫竹剑变得古朴内敛,宛如一把普通的竹剑。
柳文絮看到小弟子收服灵剑后,眼含微笑,捋须道:“青剑峰的亲传弟子,每人皆会背一柄其恩师所赠的紫竹剑,这个规定从建宗之初,到现在已经传承了三千年,除了紫竹是世间罕见的天材地宝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阳儿你知道是什么吗?”
“回师父,徒儿不知。”上官阳面带疑惑的答道。
柳文絮看着疑惑的上官阳,徐徐道:“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屈,就如剑一样,刚而直,不折不挠。竹,外直中通,犹如习剑之人,须虚怀若谷。竹,生而有节,四季常青,恰如吾等剑修,须身怀气节,清峻不阿,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上官阳听完后,似有所感,看着手中的紫竹剑,恭敬道:“谢师父指点,徒儿定当谨记。”
柳文絮起身走向院中,背对着上官阳边走边说道:“青云三十六剑,这三天有未熟悉?在院中练完整套,为师看看。”
柳文絮说完后,停下脚步,转过身看向了上官阳。上官阳点头答应后,手握紫竹剑,将完整的青云三十六剑,使了出来。柳文絮,在一旁看得很仔细,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
当上官阳收剑而立时,柳文絮并未指责或称赞弟子的错与对,而是走到上官阳身边,缓声道:“阳儿,认真感受为师的第一剑。”
柳文絮说完后,手握古剑,起手而立,青云三十六剑的第一剑,在柳文絮手中悄然地使了出来,柳文絮将第一剑使了三遍才收剑而立,随后看向自己的小弟子。
上官阳用神念感受着师父身体之中,每一个部位的变化,认真看了三遍后,陷入沉思。经过片刻间的推敲和对比之后,上官阳眼神一亮,缓缓地将第一剑再次使了出来,尽管很慢,但第一剑的精髓已出,上官阳此刻沉浸在这一剑当中,感受着剑法的神奇,震惊着师父的天人手段,如同醍醐灌顶般,让自己顿悟了。
柳文絮看着顿悟中的上官阳,心中也是波澜起伏,自己的小弟子在这一刻显现出的剑道天赋,可谓是上根大器。当上官阳醒来后,柳文絮将正魔两道各宗之间相类似的剑法一一演示,还将实战中,对手可能会用到的接招和应对剑法详加说明与演示,意在让自己的小弟子对比加深领悟。有时,柳文絮还会以各种剑法攻向上官阳,引导上官阳找寻破解之法。
一天的时间飞驰而过,当太阳缓缓落山时,上官阳才意识到,天已渐晚。尽管这一天的时间,上官阳只是跟着师父学了青云三十六剑的第一剑,但上官阳对第一剑的理解不是简单的学会,而是真正的领悟,有如一剑破万法之意。
上官阳看着自己的师父,一脸尊敬和敬佩。今天,上官阳真正见识到了师父胸中所学之渊博,各家各派的剑法信手拈来,孰优孰劣如数家珍。上官阳如同置身于浩瀚烟海,沉醉其中不可自拔。上官阳惊叹着师父的所知之广,剑道之深。而柳文絮也是惊叹着自己小弟子的天赋异禀,才思敏捷,只不过表情上还是严肃认真。
想到晚上还要宴请自己的两位师兄,这会上官阳决定邀请下师父,看能不能师徒四人聚一餐。上官阳看着自己的师父,小心翼翼道:“师父,徒儿今晚在自己的新洞府宴请两位师兄,师父你能来吗?”
柳文絮看着小心谨慎的小弟子,心里微微一乐,但还是平淡的说道:“好。”
上官阳听到自己的师父答应了,满脸开心,只差手舞足蹈了,飘然道:“谢谢师父!”
两人收起竹剑,随后便走出了小院,柳文絮走在前面,上官阳跟在后面,这次,柳文絮并未御剑飞向紫竹湖,而是选择步行,出小院时,上官阳不忘给师父关好院门。
夕阳下,师徒二人沿着青石小路往紫竹湖而去,柳文絮负手徐行,步伐从容,晚霞映照着山间小道,柔和温暖。上官阳看着师父的背影感叹了一句:“夕阳无限好。”
柳文絮听到小弟子的感慨后,停住脚步,看了一眼通红的夕阳,淡然道:“下一句呢?”
上官阳跟着师父一起停住脚步后,突然听到师父的问话,于是想了想,然后亲切的说道:“人间重晚晴。”
柳文絮听完后,转过身看着上官阳,缓声道:“小孩子年纪轻轻的,怎会生出如此感慨。少年郎就该朝气蓬勃,锋芒毕露,别跟为师一般暮气沉沉。”
柳文絮说完后,继续负手前行。上官阳看着前方高大的身影,坚定的说道:“师父,你的剑法飘逸灵动,不屈的意志下怀有一身傲骨,我的师父才不是一个暮气沉沉的老人,我的师父是一个傲世天下的剑仙。”
柳文絮听到小弟子的言语后,心中涌起浩瀚波澜,思绪万千,恰如一个爱剑之人遇到一个懂剑之人,心生欢喜,不由得柳文絮加快了步伐。上官阳也立刻速度,跟了上去。
“收到柳文絮的好感度10,宿主目前与柳文絮的好感度为50。”听到系统的提升声,上官阳知道,师父刚刚认可了自己的话。通过一下午的剑法修习与指导,上官阳从师父的剑法中,理解了师父的剑意,看懂了师父的为人。
半刻钟的时间,疾步前行的二人便来到了紫竹林,紫竹湖也近在眼前。路过紫竹林的时候,上官阳看到几根刚冒出土的笋尖,开开心心地挖了出来,并傻笑的朝着师父显摆,嘴中更是直呼,又多了一道山珍美味。柳文絮看着开心的小弟子,眼含微笑,竟难得的没有阻止。
来到紫竹湖,上官阳领着师父来到了自己新盖的小院,在客厅,上官阳给师父泡上一壶茶后,便动身将大师兄和三师兄都请了过来,两人见到师父后,开心之情溢于言表。看着开心兴奋的几人,上官阳一脸幸福来到了厨房,准备起了今晚的饭菜。
半个时辰后,桌上摆好了十盘菜,包括刚刚采摘的紫竹笋。当师徒四人围着饭桌坐好后,上官阳从储物戒指中取出了一坛大帝珍藏的美酒,罗浮春。当上官阳打开坛盖的一刹那,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面而来,柳文絮闻到酒香后,更是脸色一喜,看向上官阳的眼神也越发好奇起来。
上官阳给师徒三人以及自己都斟满一碗酒后,开心地说了一番祝酒词,随后师徒四人便举碗相饮。柳文絮喝完一大口后,不由自主的赞了一句“好酒”。
之后,师徒四人边吃菜边叙话,兴致盎然。大师兄和三师兄还一个劲地夸着菜好酒好,上官阳只好憨憨的笑着,柳文絮看着三个弟子,难得的眼含温情。
当师徒四人吃饱喝足后,上官阳收拾起了碗筷,而柳文絮看着还未喝完的半坛美酒,不动声色的收了过去,上官阳哑然一笑,直叹自己的师父果然是个爱酒之人,于是又拿出两坛递给了师父。柳文絮看着自己的小弟子,也未做作,淡然收下。
章节评论 (0)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