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回到木屋,上官阳将砍竹刀还给了陶景牛,随后,沿着熟悉的青石路,缓缓走到了师父的小院前。当上官阳正举手准备敲门时,只见院门已自行打开,院内传出一道平淡的声音:“是阳儿吧,紫竹放在院中即可。”
听到师父的声音,上官阳快速的答道:“是的,师父。”
当上官阳走进院中,从储物戒指中取出紫竹后,发现师父正在木亭旁练着剑。看着师父身影纵横,洒脱自然,剑法更是行云流水,飘逸脱俗。随着剑法而飘动的长衫长须,就连地上的花草也随着老人的剑法不断摆动着,老人的身影在上官阳眼中越来越明亮,直到眼中只剩下老人一人,上官阳手拿紫竹看得入迷了。
当柳文絮收剑而立时,发现自己的小弟子正手拿紫竹一脸痴呆,两眼发光地看着自己,柳文絮轻捋胡须,微微一笑道:“阳儿,这是你三师兄帮你选的紫竹?”
听到师父的问话后,上官阳这才回过神,看着微笑的师父正声道:“回师父,这根紫竹是徒儿自己选的,机缘巧合之下才遇着。就如徒儿能遇到师父,拜师父为师,也是徒儿的缘分一样。”
听着自己的小弟子讲起了缘分,还将弟子换成了徒儿,柳文絮淡然一笑,但心中却起了一丝波澜,眼角中也含有一股不易察觉的温柔。只听柳文絮温言道:“既是阳儿机缘所选,那便放下吧。”
上官阳轻轻放下手中的紫竹,随后对着自己的师父躬身作别,慢慢走出了小院,出院时贴心地帮师父关上了院门。柳文絮看着做事很有原则的上官阳,尽管有时会有可爱天真的一面,但那本是少年郎该有的样子,柳文絮心生满意,嘴边小声嘀咕道:“阳儿,徒儿,还不错。”
上官阳再一次走在了青石小路上,看着熟悉的青石路,上官阳仿佛像是走过千遍万遍一样,熟悉而又温暖。此刻,夕阳落在了山脚,眼边的流云晚霞,通红似火,红云滚滚,霞光透天,远处一排仙鹤翱翔在山云间,上官阳看着眼前的景色,不知不觉停住了脚步。此刻上官阳的脑海中出现了一柄飞剑,一老一少两人踩着飞剑正飞驰在云霞之中,浪漫唯美。
看了会夕阳晚霞,上官阳快速走到了紫竹湖,路过陶景牛的木屋时,陶景牛看到归来的上官阳,立刻邀请着晚上一起吃饭。上官阳想到自己空荡荡的木屋,立刻答应了。
晚饭后,上官阳坐在湖边看起了师父交给自己的玉简,只见第一个玉简记录的是青云炼虚诀。看到功法后,上官阳微微有些震惊,这不就是师父自己所修的功法,应该是青云宗最好的功法了,师父竟然将这么珍贵的功法随手给了自己,看来对自己很看重,上官阳默默想到。但考虑到自己的功法后,上官阳只能默默心领师父的一番好意了,以后找个机会定要好好报答自己的师父,上官阳暗自决定道。
认真看完青云炼虚诀后,上官阳便捏碎了玉简,如今的上官阳天元化神诀已经小成,神念异常强大,看所有的功法武学只需一遍即可记住,之后只需要勤加练习即可。这会上官阳看起了第二块玉简,只见里面记录的是青云宗所有弟子皆要学的青云三十六剑,乃青云宗的开山祖师所创,这三十六剑里面包含了基础剑法及其衍生后的转变,乃青云宗习剑弟子打好剑道根基的基础剑法。
上官阳看完后很是满意,自己需要就是剑道基础,这青云三十六剑正是自己当前迫切需要的。上官阳捏碎玉简后,将三师兄交给自己的宗规玉简也看了一遍,完全记住后,上官阳拿起龙跃剑认真地练起了青云三十六剑。
明亮的月光下,春风徐徐,浮光跃金,紫竹湖畔,一道灵动的影子,挥着古剑。边上一道盘腿而坐的身影,静如磐石。不远处,一位中年负手而立,借着月光,放眼远望,面露笑容,春风和煦。
月至当空,上官阳收剑而立,一旁的陶景牛也结束了功法修行,睁开了双眼,不远处,韩清河缓缓走进了小院。上官阳因刚盖的木屋暂未放置家具,所以今晚继续跟自己的三师兄同挤一床。床上,上官阳看着玉佛,想着心爱的老王,缓缓睡去。
天微亮,东方泛白,上官阳已然睁开眼。片刻之后,师兄弟二人快速起床,洗漱完后便出了木屋。两人沿着湖的另一侧,走上了一道崎岖陡峭的山路,走了约莫一炷香后,两人来到了一个青石阶梯下,往上走了一百道台阶后,两人来到了一个巨大广场。
广场中,此刻已经站了十几个人,正练着剑,而大师兄韩清河正站在广场的正东边,身背竹剑,迎着朝霞,负手而立,身影挺拔,正气儒雅。上官阳此刻打量了一下广场,只见广场的正北面,有一道千丈高的石崖,石崖的正中央有三个气势凌天的大字“万剑崖”,石崖的崖面上挂满了成千上万把古剑。
上官阳看着壮观的万剑崖,震撼不已,心中感慨万千,上官阳凭着神念可以感知到每一把剑的剑魂,有壮烈,有不舍,有豪情,有淡然……每一把剑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此刻,上官阳背后的龙跃剑颤动着飞向了空中,上官阳能感受到龙跃剑的悲伤,上官阳手握龙跃剑,手抚剑身,眼神坚定。
一旁的陶景牛,看着眼前手握古剑的上官阳,解释道:“万剑崖是青云宗剑修升天后葬剑之地,里面的每一把剑都曾随自己的主人斩过魔道,问过剑道。师父要我们在这里练剑,是让我们记住修行不易,世道维艰,须心怀感恩,保持敬畏,锤炼道心,找寻剑心。”
上官阳听完后,认真点了点头,随后手持龙跃剑练起了青云三十六剑,陶景牛此刻也练起了剑法。不远处,韩清河转过身,看着自己的两位师弟,一脸欣慰。
一刻钟之后,广场上陆陆续续来了五六十人,众人看到新来的上官阳,皆是一脸好奇。随着大师兄的一句“开始练剑”,众人跟着韩清河练起了青云三十六剑。韩清河每一剑都使得很慢,好让众人能看清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上官阳此刻很认真,用神念感知着大师兄每一个动作的细微变化,该怎么出剑,身体应该怎么调整,上官阳都一一感知并随时调整着自身。
当上官阳跟着大师兄练完一套青云三十六剑后,上官阳发现了自己身上至少上百处的错误,这点让上官阳很是吃惊。随着大师兄一次又一次重复练着青云三十六剑,上官阳的剑法也越来越稳健,动作也越来越流畅。半个时辰之后,众人结束了青云三十六剑的修行,上官阳此刻发现,随着自己的不断纠错调整后,自己的基础剑法有了长足的进步。
想到自己仅仅只是跟随大师兄练了半个时辰的剑,就有了这么大的进步,上官阳看向大师兄的眼神也越发崇敬起来。接下来的半个时辰是自行练剑时间,也是解惑答疑的时间,如果遇到剑法上不解的问题,皆可以向大师兄询问,而大师兄韩清河也会一一答疑解惑。
此时,广场上各种剑法纵横,每个人都练着自己心仪的剑法,而遇到问题的人,则恭敬地向大师兄请教着问题。上官阳此刻继续练着青云三十六剑,任何剑法,唯有剑道根基牢固,才能真正发挥出剑法的威力,上官阳眼神坚决。在一次又一次的青云三十六剑练习之中,半个时辰的时光很快过去。
随着一句中正平和的“解散”声后,上官阳竟有些怀念与不舍地收起了龙跃剑。韩清河走到上官阳身边,看着朝气勤奋的上官阳,缓声道:“小师弟,你很不错,刚习的青云三十六剑,仅仅一个时辰的时间,便已追上了很多修行十几年的弟子,师父可是收了一个剑道天才了。”
上官阳听到大师兄的夸奖,看着眼前正气凛然,长须飘飘,成熟的面容下略有一丝沧桑的大师兄,赧颜道:“谢大师兄的夸奖,主要是大师兄你教得好,我才能这么快学会青云三十六剑。”
“大师兄教得好,小师弟学得快,你们可都是师父眼中的天才。”一旁的陶景牛摸着脑袋憨笑道。
师兄弟三人微微一笑,随后一起慢慢走下了万剑崖,大师兄在前,上官阳和三师兄并肩跟在后面,看着前面挺拔从容的背影,上官阳此刻突然想到,或许对大多数青剑峰的弟子来说,大师兄更像一个师父,毕竟自己的师父只教几个亲传弟子,青剑峰的弟子大多都是跟着大师兄习剑。
回紫竹湖的路上,上官阳在路边采了一些长相讨好的灵植灵花,准备种在自己的小院中。一炷香的时间,师兄弟三人便回到了紫竹湖,路上大师兄告诉上官阳,上午就会有青云宗弟子给上官阳的洞府送来家具,灵食等生活物资。上官阳连声道谢,心生欢喜,走起路来都飘飘然。韩清河看着可爱的小师弟,眼含微笑。
回到新建的小院中,上官阳将刚采的花草种了下去,看着院子中新添的色彩,生机勃勃,上官阳很是满足。当上官阳练了半个时辰的剑后,有两个青云宗的弟子来到了上官阳的小院外。当得知是来送生活物资后,上官阳开心地打开了院门。半个时辰过后,上官阳的木屋,里外都焕然一新,各种生活设施皆已齐全,上官阳很是满意,心中充满了幸福,毕竟这里将是自己在青云宗的新家。
一连两天,上官阳皆往返于万剑崖和紫竹湖之间,每天练着青云三十六剑,在大师兄的指点下,剑法也越来越醇熟。这门青云宗众人皆习的玄级顶阶剑法,上官阳已然使得有模有样,颇有大家风范。
章节评论 (0)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