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GBTQIA+ 各代表什么?
LGBTQIA+ 各字母代表什么?
LGBTQIA+ 是一个用来包容不同性别认同和性取向群体的缩写,强调多样性和包容性。每个字母代表一个特定的群体或概念:
L — Lesbian(女同性恋)
指的是情感和性欲倾向主要指向女性的女性。
案例:小华是一名女性,她对其他女性产生浪漫和性吸引,她认同自己是女同性恋。
G — Gay(男同性恋/泛指同性恋者)
通常指情感和性欲倾向主要指向男性的男性;有时“gay”也泛指所有同性恋者。
案例:阿明是一名男性,他喜欢男性,认同自己是男同性恋。
B — Bisexual(双性恋)
指对两种性别(通常是男性和女性)都可能产生情感和性吸引的人。
案例:小丽对男性和女性都能产生爱慕和吸引,她自认是双性恋。
T — Transgender(跨性别者)
指生理性别与心理性别不符的人,可能会进行性别认同上的转换或表达。
需要注意的是,跨性别是性别认同问题,不一定涉及性取向。
案例:小张出生时被认定为女性,但他心理认同自己是男性,开始以男性身份生活。
Q — Queer / Questioning
Queer:原意有贬义,但LGBTQ群体中被重新定义为对传统性别和性取向范畴不受限的人,涵盖广泛非异性恋或非顺性别身份。
Questioning:表示正在探索自己性别认同或性取向的人。
案例1(Queer):小明不认同传统的男/女二元性别划分,他自认“queer”。
案例2(Questioning):小华对自己的性取向感到困惑,正在探索自己可能的身份。
I — Intersex(双性人/间性人)
指先天生理特征(如染色体、生殖器等)不完全符合典型男性或女性定义的人。
这是一种生物学现象,与性别认同和性取向不同。
案例:小玲出生时生殖器特征不完全典型,医生诊断她是间性人。
A — Asexual / Ally
Asexual(无性恋):指对任何性别的人都不或很少产生性欲望的人,但可能仍有浪漫情感。
Ally(支持者):指支持LGBTQIA+群体的异性恋或顺性别者。
案例1(Asexual):小刚没有性欲望,但他依然渴望亲密关系。
案例2(Ally):小李是异性恋,但积极支持LGBTQ+权益。
+ — Plus(其他)
表示还包括其他性别认同和性取向群体,比如非二元性别(Non-binary)、泛性恋(Pansexual)、多性恋(Polysexual)、性别酷儿(Genderqueer)、双灵(Two-Spirit,部分北美原住民文化特有)等。
这些群体有自己独特的身份认同和经历,不能完全用前面字母涵盖。
总结表格
字母 | 代表 | 含义简介 |
---|---|---|
L | Lesbian | 女同性恋 |
G | Gay | 男同性恋或泛指同性恋者 |
B | Bisexual | 双性恋(对两个或多个性别有吸引) |
T | Transgender | 跨性别(性别认同与出生性别不符) |
Q | Queer/Questioning | 非传统性别/性取向或正在探索身份 |
I | Intersex | 间性人(生理特征不典型) |
A | Asexual/Ally | 无性恋或支持者 |
+ | Plus | 其他性别和性取向身份 |
补充说明:
性取向是指对谁产生情感或性吸引,比如同性恋、双性恋、异性恋等。
性别认同是个人对自身性别的深层次认知和体验,比如跨性别、非二元性别。
LGBTQIA+的使用体现了对性别和性取向多样性的尊重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