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的爱恋 📝 独钓寒江

📖 来源: 登录考古茶社阅读本文,和其它茶友共享阅读心得!

2

小米出生在一个普通人家,父亲是个铁路工人,母亲在百货公司当营业员,上有四个姐姐,大姐大他十四岁,最小的姐姐也大他五岁。虽然他们的家境不算很好,但由于他是几代单传的独苗,在家里自然是众星捧月,倍受宠爱。
小米在妈妈和众多姐姐的关爱下长大,在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什么事都不做,也不会做。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男孩,自然就缺少男子气慨,多了几分女孩的秀气。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大姐、二姐、三姐相继上山下乡,1972年,刚刚初中毕业的幺姐也到了农村,按理说,小米是无论如何也不该下乡的,1975年,家里出了横祸,妈妈到爸爸单位探亲,和父亲一起外出游玩时,遭遇车祸,双双殒命,小米的生活来源没有了,几个姐姐还在农村,自身难保,同年下半年,二姐、三姐回城当了工人,大姐由于和一个知青结了婚,失去了回城的机会,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大姐考上一所中专,读了两年,后分配到区政府,由于大姐夫没有多少文化,又没有多少关系,1979年知青大返城,被分配到搬运公司,他干了几天,觉得没多大意思,工资又低,刚开始有人搞个体时,他就辞职下海了,为此,大姐还和他闹了几天别扭。
1976年,小米高中毕业,本来可以当工人的,但几个姐姐一听上到山西当煤矿工人,当即坚决反对,小米也不想到那么远的地方工作,就放弃了这个机会,后来想,呆在城里无所事事,不如下乡去锻炼锻炼,便到了父亲老家当知青了。
1976年的事,稍稍上点年纪的人人都知道,自然灾害,国家领袖去世,整个国家乱作一团。小米是当年春末夏初到的农村,因为他是指名要去的地方,而且地方又很偏僻,那里根本没有知青点。但小米的到来,还是给村里一阵惊喜,大伙都来看看城里男孩长得什么样,加之他还是本地的种。一看果然不同寻常,多么可爱的一个小男孩儿,就是村子里最漂亮的大姑娘,也没有他那么可人。
乡亲们啧啧嘴,没想到老张(小米妈妈姓米,爸爸是入赘女婿)家居然出了这么一个美男子,老张人不咋样的嘛,这么造出这么漂亮的一个儿子?
和小米爸爸一般年纪的叔叔伯伯们可有点不服气了,想当初那小子在家里不咋样,要不是因为他是一个孤儿,在家呆不住,跑到城里当学徒,才被人家招了上门女婿,没想到,笨人还真有笨福啊。
大伙儿参观够了,不疼不痒的和小米寒暄了几句就各自回家,队上没有空房,小米住那里就成了一个问题,公社管知青的干部问队长,队长也很为难,想了半天,才勉为其难地说:“实在没有地方,就只好住我家了。”
队长其实还算小米的一个远房长辈,当然小米不知道这些,他的父亲从没有给他讲过他的家史,说实在的,一个孤儿,也没有什么精彩的家史好讲。不过,小米的爸爸一直想要个儿子到是真的,他说他们家几代单传,可不能到他这一辈就断了后。小米的外公外婆在世时也十分稀罕小米,外公老叫他米家的“人种”。
知道自己今后要和这么一个人生活在一起,小米这才仔细打量这个男人,队长应个该和他父亲一般年纪,可看起来却比父亲苍老一些,皮肤也黝黑,粗糙一些。小米发现,这个五十多岁的老男人,绝对算得上一个美男子(当然是年轻的时候),他国字型的脸庞,浓眉大眼,连缤胡子,给人一幅威严的样子,但目光却十分柔和。小米不由得喜欢上了这个男人。
公社干部问小米,是否愿意住队长家,如果不愿意,就另外找一家,临时住一段时间,队上想办法给他修两间。
小米说:“修新房就不用了,我住大叔家挺好的。”
干部想了一下说:“到是,你们这些城里娃娃在我们这里也呆不久的。”
这样,小米就在队长家住了下来,而且,一住就是三年多,直到1979年,知识青年全部返城。

章节评论 (0)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

阅读设置

《困惑的爱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