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他,就是Q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许兆远。
由于年轻时候在部队打的底子和这些年来一直不间断的运动,许兆远腰间的赘肉不多,没有啤酒肚。单从身形上看,他貌似只有四十岁,但是他的实际年龄已经五十二岁了,仕途也算到了头,但是他这些年利用的人脉和资源,再加上极力运作,硬是在这关系网错综复杂的县城稳稳地站住了脚跟,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复转军人,一步一步地干到了现在的位置,各项投资也在暗中进行着,所以现在的身家至少也在千万以上了,这些钱其实说多也不多,在群英荟萃的北京上海,也可能就是一套房子的事情,就是放在西安,城中村拆迁赔付手握几套房的人也遍地都是,但是这是在Q县,一个陕西关中的小县城,也就够用了。
许兆远在这飞龙酒店里面就有一部分的股份,当然这件事情知道的人不多。虽然国家三令五申不准公务员从事与本职工作相关的经营投资行为,但是这难不倒许兆远。
现在的许兆远,已经再也不是当初的那个他了。
飞龙酒店就在县城的南边,高16层,电梯只通到第15层,剩下的一层只能上楼梯,这一层从来都不对外营业,所以房间号也随心所欲地编,“1111”“8888”“6666”,许兆远选了一个“1688”,希望他就能这么一路发下去。
许兆远从房间的窗户看下去,Q县城尽收眼底,这时候已经很晚了,连街上的路灯都熄了,一片漆黑中那星星点点的灯光显得很是扎眼,整个县城都已经进入到了梦乡。
许兆远将目光移向远方,晚上的能见度很好,远处的山脉绵延到很远的地方,在那座最高的山的后面,就是许兆远老家所在的地方,或许还要更远一些,在那儿,他出生、长大、参军,最后也是在那个地方娶妻生女……
复原之后很长的时间内,许兆远么有一个稳定的工作,他文化程度不高,家中无权无势,而他又不安心在家务农,所以就只能凭借在部队的时候训练出了一副好的身体干一些力气活,他那些年学过木匠,当过泥瓦工,也做过小生意,但是不知道当时是咋回事,干啥啥不成,最后一直晃荡到快三十岁的时候,这才在他们镇的派出所当了个协警。
许兆远凭借着敢拼敢干的劲头,很快就得到当时所长的器重,在那个所长的极力运作之下,许兆远终于甩掉了临时工的帽子,成了一名正儿八经的人民警察,县公安局还专门发文将他从派出所调到了刑警大队。
正当许兆远以为时来运转,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一个意外却打得他措手不及,最后虽说保留住了公职,但是却开始了长达近十年的冷板凳生涯,他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同事一个一个地被提拔,就连他们中队比他还晚进去几年的碎怂娃都提拔到了中队长,而他许兆远,还是一个副中队长,一个么有序列的官,一个大队长只要一不高兴就能免了的官。
那些年正是中国经济腾飞的时候,神州大地各项建设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就连县城的面积都在不断地扩张,他们村里头的那些脑袋聪明的人们提前嗅到了商机,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将家搬到了县城并开上了小轿车,而他仍旧骑个自行车上班,倾尽所有才到县城买了一套小房子,还欠了一屁股的债。
人的经历无形中影响着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又决定着行为,所以在人生不同的阶段,对于同样一件事情,可能都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处理结果。
在许兆远的整个军旅生涯和最初参加工作的时候,他相信付出总是有汇报的,在后期调到刑警队的时候,虽然他也见识了好些不好的现象,但是他仍旧靠当初形成的那种思维惯性指导他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单位落下了一个好的名声,也受到过领导的无数次的表扬,但是每次到了需要提拔人的关口,领导就给他做思想工作,让他发扬风格,当然一般这时候领导都会说得比较委婉一些,但是许兆远知道,这一次的提拔就又么有他的份儿了,他眼睁睁地看着领导吃肉,亲信喝汤,最后他连个骨头渣渣都得不到,长此以往,许兆远也对自己的人生信条产生了怀疑。
可能最让人接受不了的,就是原本和自己同一个档次或者不如自己的人接二连三地超过自己,当别人在飞速奔跑的时候,自己原地踏步的话那就是倒退。
章节评论 (0)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