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不上的窗 📝 从前冬天冷

📖 来源: 登录考古茶社,阅读更多好文章。

七 市里的家

在石门路那边的家是个高层,28楼。

楼下不远就是吴江路,我喜欢老的吴江路,那里有很多小吃,比喻生煎。不管这样的城市的节奏是多么快,那些人为了和时间赛跑,连乘车都在看书学习,连走路都带着小跑,甚至边走边谈事情。但是一天的很多时候去,这个店都是爆满的,根本找不到座位,在外面排队打票或是带走的人,永远结成长长的队伍。

骆航曾这样问过我:“上海是快节奏的城市吗?”

我回答说:“是,完全正确。你看那些行走的人们都脚步匆匆,总有做不完的梦要去奋斗。”

骆航说:“那为什么很多小吃店前,那些人愿意浪费几小时的时间就为了买一点吃的呢?”

我一时说不出来话,想了一下说:“因为上海很现代的很成功的城市,人们在忙碌的时候,也不忘享受生活。”

我知道我这个回答很不能够去完全解释伊林的这个问题。我曾按习惯告诉骆航,说那些交通线是轻轨,那些交通线我们称为地铁。我们都习惯说几号线是轻轨,几号线是地铁这样的,比喻地铁1号线,轻轨8号线。

骆航就问:“那怎么区别呢?”

我说:“在地下面的就是地铁,在地面上的就是轻轨。”

他又问:“那1号线有的部分在地下,比喻在市中心的路段,有的部分在地面上,比喻宝山区那边路段。你们是称呼1号线为轻轨还是地铁呢。”

我又说不出来话了,按他的逻辑我解释不清,只能按我们的习惯俗称或是历史原因去叫了。

这个活泼的小孩,在很多时候很多方面,我都是觉得很好玩的。和他在一起,乐趣无穷。

以前的吴江路都是便民生活的小商小贩,小铺小店格局,生食熟食,新鲜的干果的,原材料的,加工好的,想要什么都能买到什么。但是现在拆了半条街,建成步行街,商业区了,然后就形成了这样的格局,一遍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另一边冷冷清清,门可罗雀。但是按整洁和市容来说,就是一个陋巷一个辉煌,一个市井一个殿堂了。

周一上午,我和一个即将出国留学的学生谈了不少内容。当时阳光很好,不刺眼也不燥热。我们就在28层的阳台上,一人一台笔记本,一杯咖啡,不知不觉三个小时过去了。

其实我这个家是相当现代的,里面从地板到天花板都装饰的可圈可点,大物件该有的都是相当好的,小物件更是精致到别致。三个卧室,都是布置的风格不一样的。连两个卫生间的风格也是有很大的不同。厨房更是没的说,连洗碗机都有,更别说整体厨房的布置了。

其实买这处房子的时候,最开始我没想到要自己使用,我看中的是房价的升值空间,甚至退一步说,等儿子结婚了,给他住也蛮好的。但是后来自己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个家,没有了当时觉得在闹市有不好感觉。就用的心的长时间的去打理了,到了现在的格局了。儿子没住的原因是女朋友觉得要离他爸妈们近点,就在徐家汇那边选了套合适的房子。

但相比起来,我更喜欢奉城那边的老房子,住了很多年,有感情了,虽然是在小巷子里,虽然只是格局简单的前后小院子,两层楼,但感觉更亲切舒心。

我试了很多次,我在市里的家,就做不出来老房子的家里那样的可口的喜欢的菜,也许是因为环境不同,心就不同了,做出的菜的味道和感觉自然就不同了。

更多故事,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夏禾写故事”

章节评论 (0)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

阅读设置

《关不上的窗》目录

前言 一 叫骆航的男孩 二 我楼上的小天地 三 这就是为我搓背 四 在茶室的下午 五 有骆航在的夜晚 六 再见又是半月后 七 市里的家 八 俯瞰芸芸众生 九 卖鸡的小哥儿 十 小禾 十一 是爸爸 不是老爸 十二 不一样的小禾 十三 同时拥有两个小孩的原因 十四 也许是某种启示 十五 餐桌旁的“战斗” 十六 让骆航了解我 十七 乐呵下午 十八 一些过往 十九 两次男孩的初次相遇 二十 我是演技派 二十一 那个印象深刻的下午 二十二 隐患已经埋下 二十三 小禾的挑明 二十四 骆航是MB? 二十五 心情变化太容易 二十六 夜 琴声 白酒 二十七 小禾的故事 二十八 小禾店里的经理 二十九 真相往往不美好 三十 我错误的开始 三十一 老刘的检验计划 三十二 煎熬 三十三 几乎是离别 三十四 骆航的生活状况 三十五 在店里观察骆航 三十六 看到的情况 三十七 事出有因 三十八 骆航的反应和新玩法 三十九 小禾以及老刘的反应 四十 夜太黑 四十一 出人意料之外的夜晚 四十二 再次见到骆航姐姐 四十三 小禾和她的女朋友(1) 四十四 小禾和他的女朋友(2) 四十五 和老刘去吃饭 四十六 骆航想移民 四十七 为骆航着急上火 四十八 骆航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