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水难遂愿

上一篇 返回目录 下一篇

接触网络以来,常常不敢相约人见面。 我将此归结于自己内心固有的怯懦。

让我怯懦的究竟是什么呢? 一个稍懂心理分析的同学说,据他的经验,我这是自卑作祟。我以为然。

他惊讶地认为我实在没有什么可自卑的,从农村考上大学,自力更生,凭本事挣钱,有饭吃,有衣穿,实在应该自豪才对。我也以为然。

但事实偏不如此。我对城市的人情冷薄始终有一种莫名的恐惧。这恐惧来自一贯的不求人,也无人可求。其根本源于长期的不自信。总以为万一自己跌倒,周遭定然全是看客,不会有一人伸手相扶。

这也许和幼时熬过了太多的孤单有关。那个独自安静坐着的小小人,翻看一页页的旧纸,从不奢求有人相伴。于是养成骨子里的清冷,一日日习惯起来。

这种习惯很是害人。它让我太过关注自己的内心。常常是一个念头在心底转了无数次还仍旧沉溺着,全然不顾周遭早已物是人非。那些细微的感触甚至是妄想,很折磨人。让人前也不是,后也不是,左右皆不是,无措,无所适从。像是一种无望的深渊,像黑洞,悄无声息吸去人所有的勇气。

我遇到生活中的沟沟坎坎时,强抑不告诉任何人。其实,心底也想要寻求一些宽慰的关怀,总怕不能,亦怕无资格享受。于是不敢奢望,蹒跚着退了。一个人慢慢磨掉期间的自伤自怜。

这样也好,它让自己知道有些事情看来也许无法一人面对,但若彻底放弃依赖,便知亦可。我不知这是否可以看作自己心内的虚张声势貌似强大。

我知那样子的我是我的原本,那样倔强的、决然的、一经决定拼死维护的。暖起来,和风拂面;冷起来,彻骨冰寒。

也许这是生活的常态。只是,我更极端。

少年时,中医说不让我吃山药,我却偏偏要吃。 家人不给,我也不争辩,放下碗筷去院子里呆着,一天不吃任何东西。想我那是自幼的痼疾,如每个医生的话都管用,断然不能持续那么长的时间。我约略知道这样的道理,但父母总觉只要是医生说的倒宁可信其有。

我不怪父母,只恨自己的病,更恨无用庸医。

不知怎样的当初,却形成如今的目前。……

每年最后一个季度总是很忙。一年收官,各样事情千头万绪,牵扯太多的精力,少有默想的杂念。

毕竟一年过了大半,让人在收官的同时又打算下一年光阴的冲动。 但想来想去往往没有头绪,过去难以总结,计划仍旧只是个模糊的影子。依旧一天天过,过一天算一天。

随它去。日子总难有计划,像是流水慢慢逝去,遂地势天时,不遂人愿。


本文由"湛蓝"于2011年10月18日发表于茶社,文库收录最后更新于:2025年08月19日 00:15
上一篇 返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