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往事 - 第六章 初访程允白的书肆

试读章节
五月的湖口码头上依旧有粮船卸货。但石钟山下的徽州会馆已是门可罗雀。往年这时节,徽商该忙着押运春茶去汉口。如今日本人的铁壳船已开始在湖口转悠,低价强收鲜鱼。

外面似乎愈发不安稳,而穆府内却依旧井然有条。知秋除了每天一大早和老管家一起练功,其它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书房。而父亲穆长青也经常清晨来一起打太极拳,对儿子近期的国术进步也是非常满意。而至于知秋经常待在书房,倒是未曾多言。

林自清给知秋的书他已读完,书中对旧礼教的批判和对自由的呼唤,让他既震撼又困惑。然后,他又开始怀疑,自己对婚姻的排斥,是否仅仅是因为不想被束缚,而更是因为他与众不同——一种他不敢深想的“不同”。

夏气渐浓,幸而昨夜一场骤雨过后,气温凉爽了下来。知秋便打定主意,再去找一趟林自清。

他并不是想去问林子清太多问题,也不打算向林自清去坦白什么。纯粹只是想找林自清聊聊,说不定林自清哪句话就能拨开心中的迷雾。

湖口镇的街道上已经没有了以往的熙熙攘攘。虽尚未如省城那些地方一般,掀起激烈罢工游行,但局势动荡的气息依旧逐渐渗透进了湖口县镇的角角落落。街头的商铺稀稀拉拉,往日热闹的集市变得冷清许多,人们似乎都隐隐感受到风暴将至的预兆。。

知秋步履匆匆,心中反复盘算着与林自清相见时该如何启齿。

校园宁静如常,槐树下的落叶被风卷起,发出沙沙的声响。

知秋径直走上二楼,轻轻敲了敲林自清的宿舍门。无人应声,他又敲了两下,仍是一片寂静。

他皱起眉,心想林自清或许有课,便准备下楼去林自清的办公室看看。就在这时,楼梯口传来脚步声,一个中年大叔正提着一个木头工具箱上楼。

这大叔约莫五十岁,穿着粗布短褂,脸膛黝黑,笑容憨厚。

知秋忙上前问道:“大叔,您知道林自清先生在哪儿吗?我来找他。”

大叔停下脚步,擦了擦额头的汗,说道:“林先生啊?我一个时辰前看他和程先生出去了,说是要去程先生的书肆给学生们找些书。你要找他,怕是得去那儿了。”

“程先生?”知秋一愣,随即想起那日见过的程允白,那个60来岁、身形有些发福的书商。

他有些疑惑的问道:“大叔,您也认识程先生?”

大叔把手中的小木箱放下,乐呵呵的说:“知道知道,程先生经常会来学校给学生送书,顺便到林先生这儿歇歇,两人关系好得很呢。”

知秋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谢过大叔,问道:“那... 您可知程先生的书肆在哪儿?”

大叔揉揉下巴,指着镇北方向说道:“您顺着码头边那条老街一直走,穿过南市街,到文庙口那边去。再往树后那条青石小巷进去。哦,对了,那边能看见一株老槐树。然后.... 槐树旁边记得有家卖草纸的铺子,转进去,是个小巷子。书肆就在那巷尾,一幢老木楼,门口挂着块匾,写着‘墨海藏珍’四个字,就是了。不太好找,那地儿平日没什么人的。”

知秋有些惊讶:“大叔,那么偏僻吗?您去过?”

大叔笑了笑说:“哦,之前林先生带我和我孙子去过一次借书。要不还真不知道那么偏僻的书肆。”

知秋道了谢,心中生出一丝好奇。他从未去过程允白的书屋,只听林自清提过,那是程先生收售古籍、抄写经文的地方。

他犹豫了片刻,决定去书屋找林自清,顺便也拜访一下程先生。又或许在那儿,他能找到一些好书?

知秋沿着大叔指的方向,沿着老街一路往北走。越走越寂静,街边的人声逐渐稀落,只剩脚下碎石的咯吱声和偶尔的风声。

街老,巷子深,铺子多已关门歇业,偶尔有几声流浪狗的叫声,在巷口回荡,显得格外清冷。他提步转过一个石坊,终于看见一株歪脖子槐树。

转过槐树,走到另一个小巷的尽头,终于看到了一栋两层楼的老木楼

一楼门面并不宽阔,有些陈旧的屋檐下挂着一块褪色的木匾,写着“墨海藏珍”四个小篆字,被岁月磨得有些破损。

知秋看着破旧的木楼,有些发呆。对于程先生竟然能在这样一个几乎没人的地方有一个看上去还不小的书肆,知秋感觉挺惊讶。

周围空无一人,非常安静,连偶尔的狗叫声都显得有些远了。

知秋试着敲了一下门,没有想到那有些破损的门只是虚掩的,轻轻一碰就弹开了一条缝。

他推门而入,一股淡淡的潮气扑面而来。屋内陈设简单,前厅并排陈列着几排木架,架子上堆满了书籍,很多封面已泛黄,似久未翻阅。每一书架入口,俱贴一纸:“书可自取,阅毕请复归原处。”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书香,架子和地上都落着些灰尘。

他走进书架,轻声唤了句:“程先生?”声气极低,似怕惊扰了什么。

没人回应。

知秋摇了摇头,正欲转身离去,忽地眼角一瞥,见隔壁书架一隅随意搁着一个灰色帆布包,包身有些褪色,边角磨得发白。

那是林自清的包。他认得,林自清在学校的时候,肩膀经常挂着这只包。

知秋心中一动,尚未来得及细思,楼上传来声响——像是什么东西被碰倒了。

他神色微动,望向楼梯。再唤一声:“程先生?”语调愈加小心翼翼,依旧无人回应。

他站了片刻,终究还是抬步上前,踏梯的步履极轻。

刚踏上半层台阶,便听见楼上传来“嘎吱”的一声,好像是有门被用力拉合的声音。

知秋随即止步,侧耳静听,一切却又归于寂静。

他屏住呼吸,脚步更轻了些,缓缓朝上走去。二楼的楼梯口处,也有一扇老旧的门虚掩着。

他停下脚步,抬手抵住门沿,指尖停了一瞬,才缓缓将门推开一线,目光越过门缝,在门内扫过一圈,却未见人影。

他掠过一丝迟疑的神色,才轻轻将门推开。

门后是一条狭长的走廊,左右各有几间房,光线昏暗。左侧一排的中间似乎是向外敞开的,光线射入,空气中不再弥漫着书卷的气息。

知秋脚步极轻地沿着走廊前行。几间古式房间分布两侧,每间房都设有镂空的木窗,内挂着厚布帘,窗格光影斑驳地映在布帘上。

他走到右侧中间一间房门前,知秋忽然听见屋内传出低语声。

知秋骤然止步。那声音压得很低,却不能再熟悉——是林自清。

他缓了口气,抬起手,就想敲门,却在指关节停在空中的一刻,忽然迟了动作。

不知道为什么,他感觉有些忐忑不安。

犹豫片刻,他悄然伸出手指,穿过门边木窗的镂空格子,小心掀起窗帘一角,借着那道细缝向屋里望去。

仅仅一眼,他的身子就猛地一僵。